|
|
|
目錄 1 緒論 /1 1.1 機動化帶來的困惑 /1 1.2 機動化時代研究步行問題的必要性 /4 1.2.1 歷史發(fā)展回顧 /4 1.2.2 我國的現實狀況 /5 1.3 步行化與機動化概念辨析 /7 1.3.1 步行化 /7 1.3.2 機動化 /8 1.4 從城市設計視角研究步行化 /8 2 城市步行化的歷史發(fā)展 /11 2.1 交通模式的歷史變革及其對城市的影響 /11 2.2 步行在西方城市中的地位演化過程 /15 2.2.1 傳統(tǒng)步行城市 /15 2.2.2 汽車時代步行被排斥 /15 2.2.3 后汽車時代對步行的回歸 /16 2.3 人車關系的演變過程 /18 2.3.1 人車混行 /18 2.3.2 人車分離 /18 2.3.3 人車共存 /20 2.4 對20世紀步行化運動的回顧及思考 /22 2.4.1 對現代主義城市規(guī)劃的反思 /23 2.4.2 能源危機及環(huán)境污染引發(fā)對小汽車的反思 /24 2.4.3 城市復興與步行化 /24 本章小結 /26 3 步行化相關理論 /28 3.1 步行的基礎理論 /28 3.1.1 步行的基本特征 /28 3.1.2 步行的功能 /31 3.1.3 步行的空間要求 /32 3.1.4 步行行為 /34 3.2 人車關系理論 /36 3.2.1 人車分離理論 /36 3.2.2 人車共存理論 /48 3.3 TOD理論 /56 3.3.1 TOD概念 /56 3.3.2 TOD與城市步行化 /58 3.3.3 TOD促進城市步行化的典型案例 /62 3.4 “步行城市”的理念 /67 3.4.1 J.H.Crawford“步行城市”理想 /67 3.4.2 人類對步行城市的追求 /68 本章小結 /69 4 當代城市步行化特征——步行化與機動交通和諧整合 /71 4.1 步行化需要機動交通支持 /71 4.1.1 交通機動化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 /71 4.1.2 城市步行化需要交通機動化 /78 4.2 步行化與機動交通和諧整合 /79 4.2.1 步行與機動交通的矛盾與關聯 /79 4.2.2 步行與機動交通的和諧互補 /82 4.2.3 步行與機動交通和諧整合模式 /87 本章小結 /98 5 步行化空間類型 /100 5.1 地面步行街 /100 5.1.1 空間特征 /100 5.1.2 平面形態(tài)與布局 /103 5.1.3 分類 /104 5.1.4 交通服務 /104 5.2 地下步行街 /105 5.2.1 空間構成與特征 /105 5.2.2 類型 /106 5.2.3 發(fā)展動向 /106 5.3 空中步行街 /108 5.3.1 作用 /108 5.3.2 空間組合方式 /109 5.4 城市廣場 /110 5.4.1 廣場的物質要素 /111 5.4.2 廣場與人的活動 /112 5.4.3 廣場與城市交通 /112 5.5 人行道 /114 5.5.1 合適的寬度 /114 5.5.2 設施 /115 5.6 步行橋 /116 5.7 寧靜措施的街道 /119 本章小結 /121 6 步行化空間發(fā)展趨勢 /122 6.1 步行空間室內化趨勢 /122 6.1.1 起源與演變 /122 6.1.2 城市空間室內化 /124 6.1.3 建筑空間城市化 /128 6.2 步行空間立體化趨勢 /133 6.2.1 起因及發(fā)展 /133 6.2.2 立體廣場 /135 6.2.3 立體步行系統(tǒng) /138 6.3 步行空間樞紐化趨勢 /145 6.3.1 形成及發(fā)展 /145 6.3.2 樞紐型步行系統(tǒng)特征 /146 6.3.3 典型案例分析 /148 6.4 步行空間網絡化趨勢 /151 6.4.1 起因及發(fā)展 /152 6.4.2 類型 /153 6.4.3 典型案例分析 /156 本章小結 /159 7 我國城市步行化的發(fā)展策略 /161 7.1 我國城市步行化的發(fā)展現狀 /162 7.1.1 步行交通不受重視 /162 7.1.2 步行活動空間質量欠佳 /168 7.1.3 步行與機動交通和諧度較低 /171 7.2 我國城市步行化的發(fā)展策略 /173 7.2.1 建立和發(fā)展多模式的城市步行體系 /173 7.2.2 積極運用立體基面推行步行化發(fā)展 /176 7.2.3 提高步行空間建設的綜合效益 /178 7.2.4 結合地鐵站發(fā)展地下街 /181 7.2.5 推行步行化與機動交通的互動 /182 7.2.6 發(fā)展城市綜合體,完善城市步行系統(tǒng) /185 7.2.7 運用城市設計手段,推進步行化建設 /186 本章小結 /189 8 結語 /190 參考文獻 /193 圖表來源 /202 后記 /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