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1 作者简介
柴彦威,男,1964年生,甘肃会宁人。日本广岛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特邀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智慧城市规划与管理,积极建设中国城市研究与规划的时空行为学派。发表中外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及译著20余部。曾获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地理科技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等。
陈梓烽,男,1989年生,广东深圳人。香港大学博士,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时空行为分析、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美国地理学家联合会会刊》(Annal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eographers)、《环境与规划B:城市分析和城市科学》(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Urban Analytics and City Science)、《地理学报》等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曾获香港大学李嘉诚奖、北美规划院校联合会优秀学生论文奖等。
塔娜,女,1986年生,内蒙古包头人。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空间、时空行为分析、城市社区与生活圈规划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等。
2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1 时空行为调查概述 1.1 时空行为调查的理论基础△1.1.1 行为主义地理学:空间认知与主观选择/1.1.2 时间地理学:制约下的时空行为模式/1.1.3 活动分析法:出行行为的决策机制 1.2 时空行为调查的基本概念△1.2.1 日志调查的发展过程/1.2.2 时空行为研究中的日志调查/1.2.3 时空行为调查的基本要点 1.3 中国城市的时空行为调查△1.3.1 中国城市时空行为调查的现实背景/1.3.2 中国城市时空行为调查的基本概况
2 时空行为调查方法的演进 2.1 引言 2.2 基于纸质问卷的时空行为调查 2.3 基于GPS的时空行为调查 2.4 基于智能手机的时空行为调查 2.5 小结
3 基于纸质问卷的时空行为调查方法 3.1 引言 3.2 活动日志问卷设计△3.2.1 时间记录方式/3.2.2 调查内容 3.3 问卷发放、填写与回收方式 3.4 抽样△3.4.1 目标人群/3.4.2 时间抽样/3.4.3 空间抽样 3.5 问卷录入与数据库设计 3.6 数据质量管理△3.6.1 数据可靠性管理/3.6.2 数据有效性管理/3.6.3 数据完整性管理 3.7 小结
4 基于GPS与互联网调查平台的时空行为调查方法 4.1 引言 4.2 调查技术△4.2.1 基于手持GPS设备的轨迹采集/4.2.2 基于互联网调查平台的活动日志采集 4.3 调查总体流程△4.3.1 文献检索与综述/4.3.2 实施区域综合调查/4.3.3 确定调查实施方案/4.3.4 抽样/4.3.5 预调查/4.3.6 正式调查/4.3.7 数据质量评价与数据预处理 4.4 小结047
5 基于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时空行为调查方法 5.1 引言 5.2 调查技术△5.2.1 空气污染暴露数据采集/5.2.2 声音环境暴露数据采集/5.2.3 地理生态瞬时评估调查/5.2.4 基于智能手机的时空行为调查 5.3 调查总体流程△5.3.1 确定调查实施方案/5.3.2 抽样/5.3.3 预调查/5.3.4 正式调查/5.3.5 数据预处理 5.4 小结
6 时空行为调查问卷设计 6.1 引言 6.2 研究问题与问题设计策略 6.3 基础信息问卷设置与主要内容△6.3.1 日常行为与健康/6.3.2 低碳与可持续发展/6.3.3 惯常活动与行为习惯/6.3.4 ICT对行为的影响 6.4 活动日志问卷设置与主要内容△6.4.1 时空可达性与时空固定性/6.4.2 主观幸福感/6.4.3 社会交往与同伴选择/6.4.4 交通出行主观决策 6.5 小结069
7 时空行为调查中的空间综合调查 7.1 引言 7.2 空间综合调查概述 7.3 空间综合调查步骤与方法△7.3.1 第一阶段:统计、规划资料的搜集、整理/7.3.2 第二阶段:空间综合调查实施 7.4 空间综合调查成果汇总△7.4.1 土地利用特征/7.4.2 商业设施分布/7.4.3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7.4.4 地区交通特征 7.5 小结
8 时空行为调查样本选择 8.1 引言 8.2 目标人群 8.3 抽样方法选择△8.3.1 样本总体/8.3.2 空间抽样/8.3.3 时间抽样 8.4 抽样方案与流程 8.5 小结
9 时空行为调查实施 9.1 引言 9.2 预调查 9.3 调查人员组织与培训△9.3.1 调查人员组织/9.3.2 调查人员培训 9.4 调查材料准备△9.4.1 居委会、企业工作手册/9.4.2 调查辅助材料/9.4.3 调查协议 9.5 样本培训与沟通△9.5.1 样本培训的意义/9.5.2 样本培训的内容/9.5.3 样本培训的形式 9.6 调查正式实施 9.7 小结
10 时空行为调查质量控制与管理 10.1 引言 10.2 调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0.2.1 GPS轨迹质量控制/10.2.2 活动日志质量控制 10.3 调查后的数据质量管理与预处理△10.3.1 GPS轨迹的噪声校正/10.3.2 基于轨迹分段的活动日志数据校正 10.4 小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