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1.1選題依據1 1.1.1現實背景1 1.1.2理論意義4 1.1.3應用價值4 1.2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5 1.2.1關于家庭資產的統(tǒng)計研究5 1.2.2關于財富效應原理的研究9 1.2.3對單一形式資產財富效應的檢驗11 1.2.4財富效應的比較研究15 1.2.5關于財富效應影響因素的研究16 1.2.6研究現狀的分析與總結18 1.3本研究的目的與方法18 1.3.1研究目的18 1.3.2研究方法19 1.4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點20 1.4.1研究內容20 1.4.2主要創(chuàng)新點21第二章財富效應的理論分析23 2.1消費函數23 2.1.1凱恩斯的消費傾向說24 2.1.2相對收入理論25 2.1.3生命周期與持久收入理論26 2.1.4理性預期視角的消費函數29 2.2財富效應和消費函數30 2.2.1基于凱恩斯消費函數對財富效應的解釋30 2.2.2相對收入論與財富效應30 2.2.3LCPIH視角的財富效應31 2.2.4理性預期消費理論與財富效應31 2.3財富效應的檢驗模型31 2.4財富效應的生成機理與影響因素33 2.4.1財富效應的生成機理33 2.4.2影響財富效應發(fā)揮的主要因素33第三章中國農村居民家庭資產分析35 3.1農村居民家庭銀行儲蓄資產分析35 3.1.1農村居民人均儲蓄存款增長迅速35 3.1.2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差距不斷擴大37 3.1.3城鄉(xiāng)居民平均儲蓄傾向波動較大37 3.1.4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款存在結構上的差異39 3.2農村居民家庭住房資產分析39 3.3農村居民家庭生產性固定資產分析40第四章中國農村居民消費分析42 4.1農村居民歷年消費總量的變化42 4.2農村居民歷年消費結構的改善43 4.3農村居民消費的地區(qū)差異45 4.4居民消費的城鄉(xiāng)對比分析47第五章中國普惠金融的發(fā)展49 5.1中國農村地區(qū)的金融排斥49 5.1.1中國農村金融排斥狀況分析49 5.1.2中國農村金融排斥的原因56 5.2中國普惠金融發(fā)展水平的空間分布與時序演化分析58 5.2.1關于普惠金融發(fā)展水平測度的文獻回顧59 5.2.2中國各省級行政區(qū)域普惠金融發(fā)展水平因子分析60 5.2.3中國各地區(qū)普惠金融發(fā)展的空間分布特征67 5.2.4中國各地區(qū)普惠金融發(fā)展的時序演化69 5.2.5相關結論與政策建議71 5.3小額信貸技術創(chuàng)新的國外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72 5.3.1小額信貸技術創(chuàng)新的動因分析72 5.3.2國外小額信貸技術創(chuàng)新的經驗介紹73 5.3.3國外小額信貸技術創(chuàng)新實踐對中國的啟示76第六章中國農村居民家庭銀行儲蓄資產財富效應研究78 6.1預防性儲蓄動機的理論分析78 6.2農村居民預防性儲蓄動機的測度81 6.2.1問題的提出81 6.2.2相關研究回顧82 6.2.3計量模型83 6.2.4預防性儲蓄動機強度測量84 6.3中國農村居民家庭銀行儲蓄存款財富效應測度89 6.3.1數據來源與模型設定89 6.3.2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90 6.3.3實證結果普惠金融視角的分析98第七章中國農村居民家庭住宅資產財富效應研究101 7.1房地產財富效應的作用原理101 7.1.1LCPIH理論框架中住宅資產財富效應的發(fā)生機理102 7.1.2住宅資產財富效應的直接與間接傳導渠道102 7.1.3居民住宅資產財富效應的作用方向103 7.2城鄉(xiāng)居民家庭住宅資產財富效應比較105 7.2.1數據來源和處理105 7.2.2檢驗模型和計量結果106 7.2.3檢驗結果的金融學分析107 7.3從美國經驗看中國居民住宅資產財富效應的制約因素108 7.3.1計量模型108 7.3.2中美兩國房價上漲財富效應的實證檢驗108 7.3.3對檢驗結果的金融學分析110第八章中國農村居民家庭生產性固定資產財富效應研究115 8.1生產性固定資產財富效應的發(fā)生機理115 8.2中國農村居民生產性固定資產財富效應測度116 8.2.1數據來源與處理說明116 8.2.2農村居民生產性固定資產財富效應的資產結構116 8.2.3農村居民生產性固定資產財富效應的消費結構118 8.3農村居民家庭住宅資產與生產性固定資產財富效應的比較研究119 8.3.1數據來源與處理說明120 8.3.2模型設定與估計結果120 8.3.3實證結果的分析122第九章中國農村居民人力資本財富效應研究124 9.1人力資本的理論源流124 9.1.1古典經濟學中人力資本概念的提出124 9.1.2現代人力資本理論的形成125 9.1.3當代人力資本理論的發(fā)展127 9.2人力資本財富效應的生成機理和影響因素128 9.2.1人力資本財富效應的發(fā)生機理129 9.2.2影響人力資本財富效應發(fā)揮的主要因素131 9.3人力資本的測量方法132 9.3.1從人力資本自身的特征進行測量的方法132 9.3.2從產出角度測定人力資本的方法133 9.3.3從投入角度測定人力資本的方法133 9.4中國城鄉(xiāng)居民人力資本財富效應對比研究135 9.4.1數據來源與處理135 9.4.2農村居民人力資本財富效應檢驗135 9.4.3城鎮(zhèn)居民人力資本財富效應檢驗137 9.4.4城鄉(xiāng)居民人力資本財富效應檢驗結果的對比分析137第十章基于心理賬戶實驗的農村居民家庭資產財富效應研究142 10.1財富效應心理賬戶實驗的理論基礎142 10.1.1心理賬戶概念142 10.1.2行為生命周期理論143 10.2財富效應心理賬戶實驗設計144 10.2.1實驗目的144 10.2.2實驗方法144 10.2.3實驗對象145 10.3財富效應心理賬戶實驗結果145 10.3.1實驗一:農村居民資產財富效應測度145 10.3.2實驗二:普惠金融服務對農村居民資產財富效應的影響測度146第十一章結論和建議148 11.1研究結論148 11.1.1農村居民家庭銀行儲蓄存款表現出一定的正向財富效應148 11.1.2農村居民家庭住宅資產沒有明顯的財富效應148 11.1.3農村居民家庭生產性固定資產表現出明顯的正向財富效應149 11.1.4農村居民人力資本表現出微弱的財富效應且強于城鎮(zhèn)居民149 11.1.5基于心理賬戶實驗的農村居民財富效應150 11.2政策建議150 11.2.1鞏固農村居民銀行儲蓄資產財富效應151 11.2.2釋放農村居民家庭住宅資產財富效應151 11.2.3提升農村居民家庭生產性固定資產財富效應151 11.2.4促進農村居民人力資本財富效應152 11.3后續(xù)研究展望152 主要參考文獻154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