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1 作者简介 陈朝杰,男,1975年生,河南禹州人。设计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芬兰阿尔托大学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访问学者,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主要从事设计政策与战略、服务设计、可持续设计与集成创新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各 1项,主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共 4项。发表科学引文索引( SCI)、工程索引( EI)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20余篇,作为主编与副主编出版专业著作 5部,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 6项。指导本科生、研究生获得国际、国内各类设计奖项 10余项。
2 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 设计政策在国际上的实践发展/1.2.2 国内外设计政策研究综述/1.2.3 芬兰设计政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1.3.1 研究思路/1.3.2 研究方法/1.3.3 研究内容
2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设计政策的理论基础△2.1.1 设计学理论/2.1.2 公共政策学理论/2.1.3 市场失灵与系统失灵 2.2 设计政策的概念辨析与界定△2.2.1 设计政策与设计促进/2.2.2 国家设计政策与相关政策概念的辨析/2.2.3 设计政策的概念及其演变 2.3 设计政策的分析框架△2.3.1 设计政策的要素对象/2.3.2 设计政策的过程对象/2.3.3 国家 /地区间设计政策的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芬兰设计发展的背景 3.1 芬兰的地理与自然环境△ 3.1.1 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芬兰/3.1.2 芬兰的地质环境和气候与自然资源/3.1.3 芬兰的自然环境对芬兰民族性的影响 3.2 芬兰的历史与人文△3.2.1 芬兰的历史发展沿革/3.2.2 芬兰的文化与宗教 3.3 芬兰的政治与经济△3.3.1 芬兰政治概况/3.3.2 芬兰经济发展沿革 3.4本章小结
4 芬兰设计发展与国家支持 4.1 芬兰设计发展概述 4.2 芬兰设计的历史演进与国家支持△ 4.2.1 芬兰设计的孕育阶段(史前至 1860年)/4.2.2 芬兰设计的萌芽阶段(1875—1900年)/4.2.3 芬兰设计的早期发展(1900—1945年)/4.2.4 芬兰设计在二战后的黄金期(1945—1960年)/4.2.5 芬兰设计的转型期(20世纪 60—80年代)/4.2.6 芬兰设计的创新系统主导期(1990—1999年) 4.3 本章小结
5 芬兰设计政策的演进和发展 5.1 芬兰设计政策的决策体制和政策工具△5.1.1 芬兰设计政策决策的组织系统/5.1.2 芬兰政府改革及对设计政策制定的影响/5.1.3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的演进 5.2 芬兰旧版国家设计政策:《设计 2005!》(2000年)△5.2.1 政策制定的背景/5.2.2 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执行架构/5.2.3 政策的主要特点及意义/5.2.4 政策实施的成效与问题 5.3 芬兰新版国家设计政策:《芬兰设计政策:战略与行动提案》(2013年)△5.3.1 政策背景与动因/5.3.2 新版设计政策的准备和制定过程/5.3.3 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5.4 芬兰新旧国家设计政策的比较研究△5.4.1 新旧政策的文本结构比较/5.4.2 政策的研究逻辑:从系统失灵理论到设计思维/5.4.3 政策制定逻辑:从“设计政策作为经济竞争力手段”到“设计政策作为社会创新工具”/5.4.4 政策制定主体:从教育与文化部到就业与贸易部/5.4.5 制定过程:从脱胎于专家报告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创新/5.4.6 新版设计政策实施情况 5.5 本章小结
6 芬兰设计政策评价及其对我国构建设计创新政策体系的启示 6.1 对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的实证研究△6.1.1 研究方法/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6.1.3 样本国家 /地区的选取与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实证研究/6.1.4 芬兰国家设计政策综合表现分析 6.2 芬兰设计政策发展整体评价△6.2.1 政策的使命共识:设计创新驱动国家发展/6.2.2 政策管理的发展:从传统治理模式走向现代和动态模式/6.2.3 |